商丘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全文)

2024年1月23日,商丘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印发商丘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主要包括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等三方面内容。
来源: | 来源:商丘市政府 | 发布时间: 2024-03-28 | 1551 次浏览 | 分享到:

商丘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商丘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商丘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4年1月23日印发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上下,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动力,锚定“两个确保”,深入实施“十大战略”,致力打造“七个强市”,大力实施“七大行动”,聚焦建设对外开放桥头堡、枢纽经济新高地,坚持项目为王,致力产业倍增,全力推进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建设,在顶住压力、克难奋进中实现了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蓄势。

(一)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固稳攀升力不断提升。经济运行调度精准有效。坚持每周一召开全市经济运行和重大项目调度周例会,健全“1+1+18”机构设置,完善“红黄绿”监测预警、先行指标调度通报、弱项指标动态分析等机制,对指标异常县(市、区)、异常行业、异常企业进行点对点及时帮扶,实现全域经济“监测—预警—处置”闭环管理,有力保障了全市经济运行始终处于合理区间。预计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分别为4%、2%、6%、5%左右。稳经济政策联动发力。先后出台《全面夯实发展基础推动经济提质扩量政策措施》《拼抢一季度实现“开门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稳固攀升工作方案》《奋战二季度攻坚“双过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固稳向前工作方案》《扎实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若干举措》等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经济平稳运行。建立惠企惠民“直达快享”服务平台,结合“万人助万企”“企业服务日”等活动印发《惠企纾困政策汇编》,确保惠企政策全面落地、政策红利应享尽享。重大战略规划谋深做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各项目标任务扎实推进,整体达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制定出台《商丘市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更好发挥内需拉动作用,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

(二)有效投资提质增效,内生增长力不断激发。聚力攻坚项目建设。落实调度通报、观摩点评、领导分包等推进机制,以“451”工程为牵引,863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906.4亿元。实施“三个一批”项目336个,完成投资1803.6亿元。全力争取政策资金。建立健全常态化项目谋划储备机制,获得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支持项目143个,融资需求159.6亿元;获得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项目97个,发行资金122.9亿元,居全省第7位;获得增发国债支持项目29个,争取资金25.05亿元,居全省第4位;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补助资金支持项目107个,争取资金17.3亿元,较2022年增加5.48亿元。奋力做好要素保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政务服务效能全面提升,工业类、产业类工程建设项目全面推行“拿地即开工”,2163个市级联审联批事项和450个省级联审联批事项全部完成。

(三)创新体系全面重塑,发展驱动力日益强劲。创新载体加速建设。商丘智慧岛入选全省建设名单,商丘市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挂牌运行,南华北盆地深部煤系气和氦气科学实验场一号井进展顺利。累计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7家、省级高新区7家、省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6家,均居全省第1位;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居全省第3位;新增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5家;河南省培育钻石产业研究院成功获批。创新主体不断壮大。开展创新型龙头企业、“瞪羚”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瞪羚”企业总数达19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513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96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居全省第5位;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10%。创新人才持续引进。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引进各类人才2.4万人。商丘学者、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中原英才计划持续推进,中原学者工作站成功获批。

(四)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新质生产力蓬勃兴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建立“9+24”产业链群培育机制,一体推进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柘城县超硬材料产业集群被评为2023年度河南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制冷产业上下游企业达118家,获批全省首个制冷装备中试基地。金振源电子荣获省长质量奖,哈森药业研发的吡拉西坦注射液通过国家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均实现我市“零”的突破。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新增省级智能车间智能工厂12家,居全省第5位。新增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3家,居全省第3位。新入选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1家,省级优秀智能场景应用项目7个,49个项目列入省5G项目库、居全省第1位。开发区建设全面推进。高质量推进开发区扩区调规、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全市11个开发区规划面积298.41平方公里,产业载体空间进一步拓展。聚焦主导产业,大力开展整产业链、整产业园区、整产业集群招商,年度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93个。民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柘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功入选河南省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商丘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在全省开发区考核评价中均居所属分类第1位。

(五)枢纽经济能级提升,区位竞争力全面增强。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京港台高铁商丘段、动车存车场加快推进,商丘机场工可已报至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权通用机场投入运营,阳新高速宁陵至沈丘段建成通车,沱浍河航运建设进展顺利,集铁路、公路、航空、水运于一体的现代化交通体系正加速形成。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豫商国际智慧物流园、中原智慧冷链物流园等项目有序实施,惠龙易通智慧物流园、万邦农产品辣椒物流城等项目主体完工,“民权—青岛港”铁海联运开通运营,入选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和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完成快递业务量8.5亿件,居全国第36位。区域合作全面深化。参加第五届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临沂)座谈会,与淮海经济区4省10市共同签署《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共建协议》《深化文旅协同发展合作协议》《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促进区域城市之间共商、共建、共治、共享。联手编制《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规划》,已争取49个重大项目、重大事项纳入规划。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建设加速推进。高标准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9项规划,出台《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型产业用地试点管理办法(试行)》,为产业协同、产城融合筑牢政策支撑。福田智蓝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获批国家新能源整车生产资质,神隆宝鼎“双零”铝箔建成投产,长三角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江苏亿特森锂离子电芯等项目开工建设。

(六)改革开放深化拓展,要素聚合力愈发彰显。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坚持“寻标、对标、竞标、创标”工作要求,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行动,落实周例会、月通报、季评议机制,形成市级统筹、部门推进、县(市、区)联动的工作格局。创新推动网格化服务市场主体工作机制和“码上监督、马上服务”平台建设,设立网格服务员1万余名,发放市场主体服务“明白卡”20万余张,完成2318个政务服务窗口和7470家企业赋码工作,累计收集群众扫码监督评议15万余条。持续夯实法治保障,加大企业权益保护力度,查办营商环境违法案件33起。创新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五个一”模式,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至10个工作日以内,企业开办实现零成本4小时内办结,《“信用+绿色通道”审批服务 助力企业投资项目“拿地即开工”》入选全国优秀信用承诺典型案例。开展营商环境主题宣传月活动,搭建运营“商丘营商”微信公众号,切实营造人人、事事、时时、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鲜明导向和浓厚氛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6.4万户,总量达85.1万户、居全省第3位,商标申请、注册、累计有效注册3项指标均居全省第2位。招商引资精准发力。动态完善《商丘市招商路线图》,先后举办京津冀、长三角地区招商推介会和“闽商商丘行”活动,恒源通铝基新材料产业园等一批总投资50亿元以上的项目落地建设。成功举办第九届中国·商丘国际华商节、国际华商投资大会,集中签约项目85个,总投资426.8亿元。全市实际利用省外资金920亿元,居全省第3位。对外开放能级提升。积极培育外贸主体,壮大出口产业集群,加快拓展国际市场。开展“外商投资服务年”活动,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与香港威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韩国星林2000吨烧结钕铁硼项目签约落地。外贸进出口完成66.2亿元,商丘保税物流中心出口总额居全国第5位、全省第1位。

(七)城乡区域融合发展,整体协同力有效提升。中心城区能级持续提升。实施中心城区崛起计划,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产业发展,集美数智产业园一期、力量钻石科技中心及培育钻石智能工厂一期建成投产,严牌新型过滤材料产业园等项目进展顺利。大力实施“美好城市”工程,打通断头路14条,改造积水点23处、老旧小区104个,新增停车泊位6万余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每个县域1—2个主导产业发展壮大,睢县获批全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柘城县获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永城市获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首批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实施“一县十镇百村万户”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建成美丽小镇10个、四美乡村100个、“五美庭院”15万户。柘城县获评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单位和全国乡村振兴传播基地。

(八)生态优先绿色转变,发展持续力显著增进。生态环境持续修复。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完成新造林2.4万亩、森林抚育2.8万亩;新增省级生态县1个、省级生态乡镇25个、省级生态村97个;梁园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建成开放,全市国家级湿地公园总数居全省第1位。污染防治深入推进。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市空气优良天数247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居全省第4位;河湖长制工作在省级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15个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虞城县入选省级碳达峰试点县,永城市龙宇煤化工入选省级碳达峰试点企业。新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省级绿色工厂3家、绿色园区2家、绿色设计产品3个。民权县兴民热能建成全国最大的CO2热泵机组自动流水线。

(九)改善民生增进福祉,成果共享力大幅提升。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城镇新增就业6.9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6万人,返乡创业3.07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64万人。有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商丘新高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9.9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9.6万人。教育体育均衡发展。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公办幼儿园61所,新增学位2.3万个,商丘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挂牌成立。新建、改造全民健身场地设施114处,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51平方米。医疗服务提质升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成功获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开工建设。成功组建紧密型医共体17家,创建三级医院4家、总数达12家。累计建成市级质控中心50个,覆盖率居全省第3位。社会保障提标扩面。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参保人数均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打造具有商丘特色的“颐乐养”养老服务品牌,累计建成10个县级特困供养服务机构、31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327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团结拼搏、务实奋斗、担当奉献。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需求不足、预期趋弱、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意愿不够强等问题。一是经济恢复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一二三”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二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心城区带动能力弱、首位度不高,市辖区经济总量占比只有22%。三是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体量小,企业创新能力不强,高端人才不足,研发投入强度(1.0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86%)。四是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足,支柱产业不够强,缺少在全国居龙头地位、有产业带动能力的链主企业。五是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还存在短板。

既要正视困难,又要坚定信心。当前,我市经济稳定增长的有利条件、积极因素持续累积,向上向好支撑有力。一是宏观政策效能加速释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延续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同时提出“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调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这表明,2024年的经济工作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将更强调做好新旧模式之间的衔接和切换,为我们巩固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带来了战略机遇。二是战略策略系统成熟。市委市政府聚焦建设对外开放桥头堡、枢纽经济新高地,致力打造“七个强市”、大力实施“七大行动”,坚持项目为王,致力产业倍增,探索形成了联动市县、协同部门、直联企业、直达项目的监测调度体系,打出了一整套稳预期、促发展、保民生的政策举措“组合拳”,战略叠加效应、战术协同效应正在加速释放,将为2024年经济提质提速提效发展牵引赋能。三是产业体系基础扎实。“3+4+N”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构建,枢纽经济积蓄成势,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建设,化工新材料产业园、超硬材料产业园、生态印染科技产业园等一系列以项目结构之变引领发展动能之变的产业项目加速推进,为全市持续催生经济发展新动能、培育新增长点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24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第六次党代会、市委六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锚定“两个确保”,持续实施“十大战略”、推进“十大建设”,聚焦建设对外开放桥头堡、枢纽经济新高地,致力打造“七个强市”、大力实施“七大行动”、全面落实“十个坚持”,深入开展能力作风攻坚年、项目建设提升年、基层治理深化年活动,坚持项目为王,致力产业倍增,全力推进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建设,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商丘实践,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奋勇争先、更加出彩。

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进出口平稳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下,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与“十四五”目标统筹衔接。

三、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坚持统筹兼顾、抓纲带目,围绕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在强调度、细研判上下功夫,着力推动经济运行平稳向好。

抓实经济运行调度。持续落实经济运行和重大项目调度“一办十八组”工作推进机制,完善“红黄绿”监测预警体系,强化动态监测、会商分析、精准施策,不断提升经济运行调度精准性、有效性。密切关注主要指标,加密监测先行指标,分行业、分领域强化跟踪研判,对异常波动指标实行“点对点”调度,及时制定针对性对冲措施,确保经济平稳运行。重点关注工业、交通、商贸等行业龙头企业,对生产经营明显异常的企业做到早发现、早帮扶。组织统计业务和经济运行分析培训,提升经济运行分析研判、基层统计业务“两个能力”。

强化宏观政策落实。加大力度推动“十四五”规划实施评估督导,确保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推进。着手开展“十五五”规划编制前期准备工作。持续完善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功能,强化涉企政策数据归集应用。清单化抓好惠企政策落实,穿透式掌握企业受益情况和政策执行实效。密切关注国家、省政策导向,常态化充实政策储备工具箱,及时推出靠前发力、精准加力的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综合效应。

突出抓好惠企纾困。以“万人助万企”“企业服务日”活动为抓手,建立健全与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充分发挥包保干部作用,做到有诉即办、有诉必办。聚焦重点产业链,分行业、分领域、分专题组织产融、产销、用工、产学研“四项对接”活动,更好链接产业链上下游、匹配供给侧与需求侧。

(二)在精谋划、快推进上下功夫,着力推动投资潜能持续释放。

实施重大项目“百项千亿”工程。围绕创新驱动能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发展等领域,筛选年度要建、带动作用强、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00个以上,由市领导分包,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工作机制,完成年度投资1300亿元以上。

健全重大项目协调机制。紧盯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取向、资金投向,靶向谋划、精准储备一批打基础、增后劲、利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强前期分析论证,确保政策一释放、项目就跟上。在要素保障上,制定重大项目白名单及联审联批、向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推介、土地集中会审等“1+N”配套措施,推动要素跟着项目走。

强化项目全过程监管。坚持调度通报、督查考核,持续开展全市重大项目观摩点评活动,压茬推进“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确保新开工100个以上、建成150个以上、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实施省市重点项目600个以上,完成年度投资2200亿元以上。

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实行招商引资“1+9”机制,完善招商图谱,持续开展驻地招商,实施市场化、专业化招商。积极参加河南投洽会、中博会等招商活动,针对性组织开展客商商丘行活动。围绕永城面博会、柘城辣椒节、民权冷博会等节会品牌,举办一批专题招商活动。全年招引落地5亿元以上项目40个,各县(市、区)均引进落地投资50亿元以上大项目1个,力争引进100亿元以上特大项目1个。

(三)在育主体、强载体上下功夫,着力推动科技创新提质增效。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加快培育创新型龙头企业、“瞪羚”企业,力争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550家以上。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家、省级“头雁”及头雁培育企业5家、省级单项**企业5家,新增“小升规”工业企业100家。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大赛活动,架好银企对接“桥梁”,争取2024年企业获得“科技贷”资金突破1.5亿元,推动技术交易合同登记额突破15亿元。

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商丘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燧皇种业实验室建设。持续推进南华北盆地深部煤系气氦气重点实验室和科学实验场建设。高标准推动商丘智慧岛品牌化建设,力争省级双创基地、创新研发机构等平台达到20家以上,培育营业收入超亿元行业骨干企业6家以上。

打造创新人才高地。持续做好招才引智和高层次人才培育工作,深入推进“百万回归”工程,组织开展中原英才申报和“商丘学者”、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评选活动,用好人才奖励专项基金激励机制,采用“政企双聘、政聘企用”方式招引一批企业急需紧缺人才,加快人才公寓建设,做大人才“蓄水池”。

(四)在补链点、育集群上下功夫,着力推动产业发展集聚成势。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新建高标准农田15.6万亩,改造提升规模化高标准农田示范区50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0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45亿斤以上。稳定能繁母猪生产结构和规模猪场数量,提升生猪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加快建设4个养牛大县、3个肉羊大县,打造牛羊产业优势区。以培育虞城奶业重点县为抓手,推动适度规模奶牛场标准化、数字化升级改造和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推广肉鸡蛋鸡层叠式养殖技术,建设一批现代化、标准化养殖基地。抓好优质专用小麦、优质花生、蔬菜、食用菌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推行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加快建设虞城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围绕9大产业集群24条重点产业链,完善“链长+专班”运行机制,健全“链主+协会+联盟”协同体系,逐链制定差异化支持政策,进一步拓展产业链群覆盖面和价值力,力争产业集群规模突破5300亿元。集中资源推进基础较好、成长性高、引领性强的超硬材料、新能源汽车、制冷装备延链强链,抓好闽源钢铁创新研发中心、中国冷谷双创生态园、蓝星动力年产30万台增程混动发动机等项目建设。加快数字化转型,争取创建省级智能车间智能工厂12家,新增上云企业1500家,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200家以上。深入推进5G、千兆光网“双千兆”网络建设,创建千兆城市。

聚焦“六新”突破。前瞻布局新基建,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充电场站30个。聚力攻克新技术,积极引育工业头部企业,争取在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大力发展新材料,推动超硬材料、精细化工等新材料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加快从原材料大市向新材料强市转变。积极打造新装备,推动传统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阿斯贝拉制冷装备产业园、虞城县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多元开拓新产品,加快研发制造科技含量高、品牌附加值高的新产品,推进产品由产业链低端向产业链高端提升。加快培育新业态,深化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柔性制造、云制造、共享制造、直播工厂等新业态。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积极培育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和智能耦合器、电子元器件及材料等重点产业链,提速推进柘城县汉显光电年产30万平方液晶显示屏、睢县柒新科技园等项目建设。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全链条壮大数字核心产业,推进软件产品与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力争新增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3家。

推动服务业现代化发展。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丰富城市商贸服务业态。推进示范性县域物流公共配送中心、乡镇物流服务站点建设,实现县域电商物流深度融合。出台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高水平推进商丘古文化旅游区5A级景区创建,着力推动“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在商丘出彩出新。推动历史建筑、古城遗存活化利用,加快修复历史文化街区,完成应天书院修缮展陈,建设系列展览馆、体验馆、民俗馆,推进非遗、***等进驻古城,打造商丘古城高端生活服务区。创新推广868文创园、唐虞文创市集等文旅融合新模式、文旅新地标,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新场景。

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引导平台企业根植产业发展,实现“平台+产业”双向赋能新格局。积极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加快建立综合性物流服务平台,充分释放平台经济创新动力和发展潜力。

实施开发区产业集群培育和提升工程。健全开发区管理制度,推动“三化三制”改革走深走实。完成开发区发展规划批复,进一步优化主导产业定位、空间布局。“点菜式”赋予开发区规划、土地等关键经济管理权限,激发开发区干事创业活力。统筹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争取在全省考核中走在前列。

(五)在扬优势、促开放上下功夫,着力推动枢纽经济提能晋位。

完善立体式交通体系。加快建设京港台高铁商丘段、动车存车场,开工建设商丘站南站房改扩建工程、连霍高速商丘至豫皖界段改扩建工程、商丘南外环物流通道建设工程,加快推进沿黄高速、民砀高速、阳新高速豫鲁界至宁陵段等项目建设,加快沱浍河航道和商丘港建设,推动商丘机场开工建设。

提升现代化物流能级。争取商丘益达保税物流中心续建及升级项目上半年完工,推动商丘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园项目一季度开工建设,加快商丘市环城高速智慧物流园区、民权保税物流中心冷库等项目进度,推动商丘铁路物流基地、商丘高铁快运物流园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大物流企业培育力度,争取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物流企业达到200家以上,完成快递业务量9亿件以上,实现业务收入50亿元以上。

做强开放型对外平台。做大做强商丘和民权保税物流中心,拓展“保税区+内陆港”功能,争取完成保税贸易额100亿元以上,加快申建商丘综合保税区。支持商丘市发投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百易进出口(民权县)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自建跨境电商平台,培育跨境电商示范企业和公共海外仓。加快商丘国际陆港二期项目建设。

推动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建设。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主导产业开展精准招商,加快推进莱尔新材料年产6万吨新能源涂碳箔、江苏亿特森年产12亿安时高功率锂离子电芯等项目建设,争创国家火炬高端装备制造特色产业基地,致力打造面向未来30年新的发展平台、新的发展载体、新的增长极。

(六)在优服务、提效能上下功夫,着力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提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政务治理“一网智管”水平,构建政务运行“一网协同”系统,全面拓展“一网一门一次”服务深度和广度,实现清单之外无审批、大厅之外无审批、平台之外无审批。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五件事”落地见效,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让经营主体尽享快享政策红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服务温度。

持续优化市场服务。全面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提升要素保障服务能力,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加大拖欠企业账款清理力度。持续优化企业“水电气暖网”报装一站式服务,进一步简化企业开办流程。深化“码上监督、马上服务”平台和网格化服务市场主体工作机制,逐步扩大服务覆盖范围,当好“**服务员”,致力构建人人、事事、时时、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鲜明导向和浓厚氛围。

着力夯实法治保障。深入贯彻国务院、省、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建立市营商环境投诉举报中心和监测服务平台,畅通营商环境投诉举报渠道,持续做好特邀监督员、满意度测评等工作。建立营商环境违法案件督办、通报、约谈机制,加大违法案件查办力度,依法严肃查处损害营商环境行为。集中开展政务服务、行政执法、涉企收费、政务失信、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营造安全稳定、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做优做强民营经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若干措施,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抓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新机制实施工作,引导民间资本参加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用好促进民间投资工作推进机制,常态化向民间资本推介重大建设项目和存量资产项目,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全力打造信用商丘。扎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化信用环境系统性改革,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推进“信用+融资”模式,健全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体系,加大“信易贷”推广力度,充分释放信用红利。在政务、金融、民生等领域创新“信易+”应用,围绕信用价值变现创新信用产品服务方式,激励市民和市场主体诚实守信。积极创建省级信用建设示范县(市、区)。

(七)在聚要素、促融合上下功夫,着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提升中心城区引领带动力。完善日月湖高端商务区、商丘古城高端生活服务区、道北产业服务中心区功能作用,以片区发展带动中心城区发展。做强中心城区产业支撑,加快推进梁园区集美数智产业园二期、睢阳区力量钻石科技中心及培育钻石智能工厂二期、示范区神火年产6万吨动力电池新材料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商丘化工新材料产业园申报工作。稳步推进城市更新,深入开展城市体检,实施一批老旧小区改造、市政设施提质、生态空间修复、安全韧性提升等项目,全面提升中心城区整体市容市貌和规模能级。

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抓好县城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共设施提档升级、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鼓励各县(市)集中资源要素,发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永城、睢县“三起来”示范县建设。

全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深入开展“一县十镇百村万户”美丽乡村建设,创成美丽小镇10个、美丽乡村100个、“五美庭院”15万户。力争完成实用性村庄规划和“通则式”村庄规划分类编制工作,努力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

强化区域协同融通互补。探索“飞地经济”发展模式,打破县(市、区)工业项目落地界限,形成“飞出地”和“飞入地”互利共赢态势。推进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先导城市建设,持续扩大东向开放,建设豫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深入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加强重大事项、重大项目谋划,力争推动区域合作取得新突破。出台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方案。

(八)在调结构、重保护上下功夫,着力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强化生态保护修复。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扎实做好“人工造湖”、公园违建等问题排查整改。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深入推进国土绿化提质行动,加快建设森林商丘。以黄河故道、申甘林带等为重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强化环境污染防治,推动重污染天气消除、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加快推进虞城县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睢阳区大沙河河流缓冲带建设,积极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建设。

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分领域编制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行动方案”,构建碳达峰“1+10+7”政策体系。积极申报绿色低碳示范工程项目,做好碳达峰试点建设中期评估工作。实施工业、交通、城建等重点领域能效对标行动,引导重点企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民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柘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展省级循环经济园区建设。

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速推进宁陵县、夏邑县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升级改造传统能源,推动中煤永城项目实质性开工,加快中电商丘、民权热电等项目前期工作,推动煤电机组“三改联动”。

加快构建豫东现代水网体系。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商丘供水工程,建成投用引江济淮配套工程,扎实做好28座中型病险水闸拆除重建、惠济河洼地治理、惠济河重点河段治理等工程建设,加快形成“三江济商”格局,有效扭转我市水资源匮乏的被动局面。

(九)在惠民生、守底线上下功夫,着力推动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稳定和促进就业。持续打造“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商丘新高地,开展技能培训23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6万人。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和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以上、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万人。开展“双乡双业双雁”行动,争取回归就业创业30万人以上。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发放。

强化公共服务供给。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高质量谋划、高标准抓好2024年省市重点民生实事。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扎实推进市中心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新址建设。实施新一轮教育普惠扩容项目,力争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28所、公办幼儿园25所,新增学位1.3万个。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叫响商丘特色“颐乐养”养老服务品牌。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持续推动殷商文明探源工程,做好宋国故城发掘工作,推动永城王庄遗址申报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深入开展“中原文化大舞台”“戏曲进乡村”“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活动。持续推进“书香商丘”建设。深化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擦亮“商丘好人”品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竞相出彩。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完善和落实监测帮扶机制,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实现“应纳尽纳”。深化实施产业就业提质增效行动,推动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转变。拓宽脱贫群众就业渠道,力争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稳定在20万人以上。

做好重点领域安全保障。守好耕地保护红线,筑牢粮食安全底线。深入开展“六查一打”专项行动,严防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强化地方债务风险监测预警,严防债务“暴雷”风险。稳妥推进城市商业银行及村镇银行风险防范化解,稳步推进农信社改制化险。加大对问题楼盘及保交楼项目的协调力度,推动保交楼工作加快落实。全力抓好煤电油气运协调保障,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强化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价格监测和分析预警,确保“米袋子”“菜篮子”量足价稳。稳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确保完成省定目标。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落实法治建设重点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奋斗、繁荣发展。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以上信息来自于商丘市人民政府网站)

更多
更多